中医药典记载的以墨入药,药墨特点
发表时间:2020/01/28 13:29:13 浏览次数:1419
据史料记载,以墨入药始于叁国,至南唐时,墨官王志远擅长药墨,墨药兴起。
《本草拾遗》墨之异名:乌金、陈玄、玄香、乌玉玦。《纲目》载:为松烟和入胶汁、香料等加工制成之墨。入药以陈久者为佳。性味,辛平。
《本草拾遗》:“辛苦,平”“入心、肝经”,其功用主治:止血,消肿。治吐血,衄血,崩中漏下,血痢。痈肿发背。
《本草求实》:“墨,专入肝肾,色黑味辛,气温。凡血热过下,如瘟疫鼻衄,产后血晕崩脱,金疮并丝缠眼中,皆可以治。如止血,则以苦酒送韭汁投;消肿则以猪胆汁、酽醋调;眼有丝缠,则以墨磨鸡血速点;客忤中腹,则磨地浆汁吞。各随病症所用而治之耳
墨,松之烟也。世有以粟草灰伪为者,不可用;须松烟墨方可入药,唯远烟细者为佳,粗者不可用。
清代被尊称为墨药华佗的胡开文所制药墨珍品——八宝五胆药墨,更是因为其选材珍贵,疗效卓着而名声显赫,后由江南药王、红顶商人胡雪岩力荐进贡,作为皇宫御药,治好了不少皇亲大臣的皮肤顽疾。与云南白药、漳州片仔癀(黄药)并称为“中华三大奇药”,黑药八宝五胆药墨更被誉为“中华三大奇药”之首。
有句成语“入木三分”就是形容墨超强的渗透力。
墨本身是一味中药,其超小的微粒子,仅仅是毛细血管的千分之一,有超强的渗透力,能快速进入微循环的毛细血管,并能穿透血管壁进入经络体液之中,同时它弥散性极强,进入人体后广泛分布,在人体中无处不在,藏在体内任何地方的毒邪、病毒及导致皮肤细胞发炎,增殖分裂的各种各样毒素,全能搜集出来,然后将病毒进行包裹,经肠道排出体外。墨药进入人体后,搜毒、消毒、攻毒、灭毒同步进行,不留盲区,对于病在血液中的皮肤顽疾能真正起到彻底治疗的作用,而不留根。
《本草衍义》中就指出“以药入墨,墨随血走,内通五脏六腑,外透经络肌肤”。
八宝五胆药墨能够通搜经脉之毒,清五脏之热,安抚六腑,调补血气以扶正固本,达到皮肤癣病治标又固本的黄金指标——“清热解毒不伤身,调补血气不留邪,彻底治疗不留根。”对缠绵难去的各类皮肤顽疾症治疗效果相当明显。以墨为媒,神奇药阵,融会药理阵法,兼顾五脏六腑,稳定治疗皮肤癣久不复发。
制墨需要中药,墨也可以入药。历代医家、文人、能工巧匠在中药和墨的园地里,为我们描绘了许多绚丽的篇章。明代开始,为了能让墨香扑鼻、墨色生辉还能防蛀防腐,制墨时就加入麝香、冰片、珍珠等中药原料,再用阿胶拌和。王祖荣介绍,由于古墨含有中药成分,当然也就有了药用功效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曾记载:“墨能治肿”。所以过去医学不发达,民间用墨治痄腮、乳蛾等就比较常见了。
(北京鸿玉堂中医研究院)
《本草拾遗》墨之异名:乌金、陈玄、玄香、乌玉玦。《纲目》载:为松烟和入胶汁、香料等加工制成之墨。入药以陈久者为佳。性味,辛平。
《本草拾遗》:“辛苦,平”“入心、肝经”,其功用主治:止血,消肿。治吐血,衄血,崩中漏下,血痢。痈肿发背。
《本草求实》:“墨,专入肝肾,色黑味辛,气温。凡血热过下,如瘟疫鼻衄,产后血晕崩脱,金疮并丝缠眼中,皆可以治。如止血,则以苦酒送韭汁投;消肿则以猪胆汁、酽醋调;眼有丝缠,则以墨磨鸡血速点;客忤中腹,则磨地浆汁吞。各随病症所用而治之耳
墨,松之烟也。世有以粟草灰伪为者,不可用;须松烟墨方可入药,唯远烟细者为佳,粗者不可用。
清代被尊称为墨药华佗的胡开文所制药墨珍品——八宝五胆药墨,更是因为其选材珍贵,疗效卓着而名声显赫,后由江南药王、红顶商人胡雪岩力荐进贡,作为皇宫御药,治好了不少皇亲大臣的皮肤顽疾。与云南白药、漳州片仔癀(黄药)并称为“中华三大奇药”,黑药八宝五胆药墨更被誉为“中华三大奇药”之首。
有句成语“入木三分”就是形容墨超强的渗透力。
墨本身是一味中药,其超小的微粒子,仅仅是毛细血管的千分之一,有超强的渗透力,能快速进入微循环的毛细血管,并能穿透血管壁进入经络体液之中,同时它弥散性极强,进入人体后广泛分布,在人体中无处不在,藏在体内任何地方的毒邪、病毒及导致皮肤细胞发炎,增殖分裂的各种各样毒素,全能搜集出来,然后将病毒进行包裹,经肠道排出体外。墨药进入人体后,搜毒、消毒、攻毒、灭毒同步进行,不留盲区,对于病在血液中的皮肤顽疾能真正起到彻底治疗的作用,而不留根。
《本草衍义》中就指出“以药入墨,墨随血走,内通五脏六腑,外透经络肌肤”。
八宝五胆药墨能够通搜经脉之毒,清五脏之热,安抚六腑,调补血气以扶正固本,达到皮肤癣病治标又固本的黄金指标——“清热解毒不伤身,调补血气不留邪,彻底治疗不留根。”对缠绵难去的各类皮肤顽疾症治疗效果相当明显。以墨为媒,神奇药阵,融会药理阵法,兼顾五脏六腑,稳定治疗皮肤癣久不复发。
制墨需要中药,墨也可以入药。历代医家、文人、能工巧匠在中药和墨的园地里,为我们描绘了许多绚丽的篇章。明代开始,为了能让墨香扑鼻、墨色生辉还能防蛀防腐,制墨时就加入麝香、冰片、珍珠等中药原料,再用阿胶拌和。王祖荣介绍,由于古墨含有中药成分,当然也就有了药用功效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曾记载:“墨能治肿”。所以过去医学不发达,民间用墨治痄腮、乳蛾等就比较常见了。
(北京鸿玉堂中医研究院)
上一篇:大鸿门谈地榆炭的功效与作用
下一篇:大鸿门独特的中药碳灸
查看评论[0]文章评论